我校1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立项为校级自然科学项目

发稿:李博 审核:丁祖祥 发布日期:2018-10-23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全国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深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18年起,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计划”校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对我校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部分获奖成果的转移转化通过立项校级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方式予以支持。10月22日,第一批10个项目正式立项,转化研究周期一年。其中,《四驱新能源座椅的设计与改造》、《自动遮阳玻璃》等2项作为2018年度学校自然科学重大项目立项;《用于公交车的可折叠阶梯门及控制系统》、《一种发酵逸液回收利用装置的研制》、《一种共发酵法黄秋葵保健米酒的酿造》、《抗菌抗氧化纳米膜及制备方法》、《新型环保垃圾桶》、《时间胶囊》、《基于新配方、新工艺的精油、纯露研发及新媒体电商平台运营推广》、《教室照明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等8项作为2018年度学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立项。

此项工作由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牵头,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科研处组织实施。旨在推进大学生创新成果实践落地和通过创业等形式转移孵化。项目严格遵循“自由申请、公开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原则,实施过程以学生为成果转化实践主体,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自主管理。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并发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和与相关部门协调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营造教学相长、亲密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项目选题要求创意新颖、目标明确、技术可行、可实施性强、能形成产品、实物或高仿真模型,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经费预算合理等。

项目立项后,学校将从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中为项目实施和成果转化配套研究经费。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对有良好市场推广和应用价值的项目成果,针对性提供创业落地教育与指导帮扶、项目路演与市场对接等平台。科研处提供省市校科技扶持政策的对接与配套,项目纳入科研信息系统统一管理。财务处不定期提供项目报销注意事项及流程的专项培训。学校创业孵化园还将为项目实施设立“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工作室”,并配套众创空间、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为项目成果转化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科研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