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说】在路上——鹏途旅游创业历程

发稿:李博 审核:丁祖祥 发布日期:2018-06-16

每当我回想起创业经历的时候,这句话总在我脑海中萦绕:创业要找最合适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对于创业者来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这是马云在2006年《赢在中国第一季》说的,那时尚在大学的我便把《赢在中国第一季》反复看了好几遍,从此心里种下了创业的种子。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家庭让我比同龄人更早的面对社会现实,大二暑假伊始,我来到浙江金华,投奔在那工作的姐姐,兼职过程中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初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有一家烤鱼店老板收留了我,我的工作是洗碗和收拾桌子,生意不好的时候老板会给我厚厚的一沓传单,让我到附近的夜市和广场上分发。时间长了我就和夜市里几个年轻摊主聊熟了,看到他们在夜市自由交易很是羡慕。带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我辞去了饭店的工作,跟在一个大学生摊主后面帮忙卖货,跟着他跑了几次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见识了外面的大千世界。我感觉那个暑假很充实,我卖过电动玩具,倒腾过鲜花,感觉很多事情可以想可以做还可以挣钱,很是开心,每天和人交流也很有新鲜感,感恩浙江的商业环境,让我收获颇丰。转眼暑假结束,对于已经在小商品海洋里驰骋过的我,哪里能空手而归呢,于是我单枪匹马闯到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购了一批新生开学要用的锁具,勺子,台灯等商品,那边每个店都是和工厂对接的,批发需要一定数量的门槛,老板看我是大学生创业不容易,破例给我了,在这里再次感谢各位老板对我的支持,很多人现在还一直有联系,其中还闹了不少笑话,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    

转眼到了2008年,万众瞩目的奥运会来到了我们身边,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当身边的同学还在苦于无法买到奥运会相关产品的时候,我已购进一批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在网上淘了一批奥运火炬爱国T恤,在此非常感谢学校当时宽松的创业环境,恰巧遇到“学校搭台,学生唱戏”学校创业宣传周,学校创业协会正好在找项目主推,很快我的奥运T恤项目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不过由于我前期要货比较少,价格比较高,卖的不是很好,思考之后我立即做了调整,通过市场走访我找到本地一家专做奥运T恤的批发商,拿货就在本地,这样大大降低了我的物流成本。通过谈判,我做到了先卖货再付款——真心感谢供货商的支持(不然这个项目肯定会因为资金搁浅),找到稳定货源以后我就在各个学校发展代理,通过联系班级社团团购走量,因为时间进入的早,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当时货出的很顺利,一周内一举完成了4000多件的销量。几乎也是同时,各种奥运T恤相继进入高校,价格战异常激烈。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兵贵神速,做小生意也是一个道理,蓝海的时候进入,占据有利条件,等红海的时候我的库存已经消耗差不多了,这个算是我在学校创业实践的第一桶金吧。虽然赚钱不多,重要的是感觉自己一场漂亮的胜仗,给自己赢得了信心,这个很重要。

转眼到大三暑假,百无聊赖的我在学校没有回去,在网上找暑期兼职,机缘巧合找到了一家做本地旅游的旅行社,于是开始了我的旅游生涯。开学后依托暑期旅行社,我在学校开始了门票代理,在学校张贴广告销售方特游乐园门票。

 时也,势也!2009年正是互联网方兴未艾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国内私家车越来越多,自驾游逐渐流行,作为家庭出游主力军的休闲游正处于黎明时期,市场前景一片大好。雷军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毕业后在同学们普遍都往苏锡沪寻找工作机会,我果断的留了下来,通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人,开始了我的旅游创业生涯。或许那时候的我,就是休闲游市场风口上的那头猪吧。下面就说说我的旅游创业心路历程。

当时毕业了,心里想着要找一个可以作为“事业”的事情做了,以前的各种贩卖经历可以作为一个经验,毕竟这里打一枪那里放一炮游击战是做不大也做不长久的。当时考虑了好久,对市场敏感的我觉得旅游是一个能施展拳脚的领域,但当时又遇到一个问题,我是做线路?就像传统旅行社一样,还是主营门票酒店这块,做自由行?依托网络营销优势。通过结合自身情况种种比较分析,觉得主营门票酒店自由行做精做专更符合我的定位,也有利于我集中资源发挥自身的网络营销优势。官场的思维是求同,商场的思维是求异。在商场竞争,只有高度差异化、与众不同才有机会生存,乃至逆袭。事实证明,我的战略是对的。当年能通过网络营销门票的商家绝对算的上是凤毛麟角!传统旅行社根本都没意识到这一块市场。依托我的网络营销模式,当年我就成功站稳脚跟,和各传统旅行社同平台同市场PK。

     制定了可靠的战略,接下来就要不断的运用战术去执行,毕竟市场瞬息万变,谁也不能保证一招鲜,吃遍天。在初期,由于资金人员各方面限制,我的营销策略大部分是通过论坛发帖完成广告招募。这是没钱的玩法,不花钱还要让别人看你的东西,就需要你给用户提供一定的价值了。当时我潜力研究我的客户群,把你的客户群定位好了,再运用本专业知识给他们提供服务就很简单了。举例,当时我的客户主要是家庭出游的休闲散客,我把从周边各个地方到游乐场的火车路线(包括火车时刻表),汽车路线(包括发班时间),自驾路线(从哪出发从哪下高速)都详细的列举出来,公园的游玩攻略(晴天和下雨各做一份)都详细的列举在网上供客人查询参考。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客人哪怕不是我们的客人都是把我的攻略打印出来随身带着过来游玩的。世界是不公平的,世界又是公平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这批客人让我稳住了自己的市场。

随着休闲游市场的发展,各个旅游巨头和资本也相继进入休闲旅游自由行这个领域,我之前合作的游乐场也从起初的两三家发展到了二十多家,网络的普及也让我的业务逐渐发展,我们也在积极拥抱变化,一方面我们积极和在线OTA合作,利用他们成熟的渠道和品牌优势进行销售和营销推广,一方面积极和目的地景区展开更多的合作,利用网络把我们的业务做到全国各地。2010年,我们率先和上海驴妈妈网站达成战略合作,2012年和江苏同程网达成战略合作。截止到2013年,我们成功的和携程,同程,驴妈妈,途牛等在线OTA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和方特游乐园集团旗下23家乐园建立业务联系,真正的把我们的业务做到了全国各地,东至华东,西至西北,南至珠三角,北至东北,公司营收也迅速突破千万元大关。

创业走到今天,让我感受强烈的是两件事情。第一,就是变化。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一定要拥抱变化。拿我们企业赖以生存的流量来举例,自开始在90年代,流量集中在电视上,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你肯定对只要998特别熟悉;到2000年,流量开始集中在新浪搜狐等网站上,门户网站如日冲天;2010年后流量开始集中在购物网站,百度推广、淘宝网,尤其是百度成功跻身到互联网前三甲;2015年后,开始碎片化流量,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了,各种微商,团购,占据了我们的购物生活。我们要做的就是与时俱进,拥抱变化。第二,就是专注。专注等于专一加坚持,创业路途久远,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长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

2013年底,受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强大的创业文化感召,在中央倡导“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的背景下,我加入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创业园,有幸认识了一帮有梦想,敢拼搏的年轻人,也见证了创业园这几年的发展。在创业园彭书记和丁老师的指导下,我注册了自己的旅游公司。在园区创业文化的熏陶下和在园区内多年的历练,对本行业的未来市场认识更清晰了,未来我们不仅要做好主营业务,努力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同时更要积极拥抱变化,力求开发更多的市场。下一步,涉足出境市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这是创业节目《赢在中国》的主题歌《在路上》,也是我的创业萌芽之歌。愿这首歌能温暖天下所有的创业人,加油!